贷后管理指从融资租赁借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租赁期满结束的全过程的管理行为的总和,包括但不限于车贷业务针对经销商和个人消费客户(也指承租人)进行的车辆监管,账户监管、贷后检查与日常跟踪管理、逾期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管理、处置回收等!
在车贷的风险控制中,很多人比较熟悉贷前审核,认为把控好贷前审核即是风险可控,其实不然,从车贷风险管理整个生命周期来看,优质的车贷金融风控不仅需要做好贷前审核,贷后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
贷后管理基本分5个部分:1、档案管理 2、保险管理 3、客服管理 4、解除抵押 5、款项入账等。
总体而言,贷后管理主要是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方法制度、人员配备等,对贷款本身、借款人、担保等因素进行跟踪检查分析,及时发现贷款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达到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
汽车金融贷后档案管理管什么?
收资料:
(1)收集客户《机动车登记证书》大多数时候是找4S店要客户《机动车登记证书》,或者汽车金融SP要。《机动车登记证书》容易造假、容易丢,但是很重要,不管是催收还是正常结清都要用到。
一般客户贷款以后,2周-1个月以内就要寄回,不然就存在高风险,收集《机动车登记证书》主要是确认是不是抵押了。大多数公司如丰田金融、日产金融这类,都会让4S店签担保协议,担保客户一定会抵押机动车辆登记证,如果担保期间逾期由4S店来还钱。
(2)保管合同合同有抵押、租赁、贷款等几种,也是要到总公司保管的,诉讼的时候需要,一般是客户签好后要寄回来。很多线下,可能当地抵押不好做,合同和登记证不是一起寄回来的。
(3)收保单有些公司还会收保单,但保单重要性相对小一些。之前日产金融,存活合同大概30多万单时候,每个月1万多单放款,仅档案工作就要10多人去做。
档案管理催回资料很麻烦,经常寄丢、寄错就不说了,快递公司的快递费也是不小的开支,这都是一分钱一分货,肯定越好的快递公司越贵。
之前听闻有金融公司丢了客户的证件,估计客户比较有背景,直接告到银监会去,最后闹到行业内通报批评、再有下次停业整顿之类的警告。
归档
收到资料后,一般要根据规则归档。这个归档类似图书馆的流程,可以根据放款时间、合同号、申请号(有高级的还带条码)存箱。
小公司放自己公司库房,像GMAC这种大的,都是在外面租仓库。仓库有很多种,有的是给你个地方,没人管、自己锁门,或者自己派人管理;有的是帮你管理,你提货要收费等。
取资料
《机动车登记证书》是经常需要取出和存入的,车主每年都要办环保标志,大批借出很正常。借出是有风险的,很多公司采取收费模式。
此外,合同提取一般都是诉讼要,在存入时候也不会知道谁会诉讼,而且都是原件,照片、复印件什么都不好使。所以要人工一个个去找,这个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一般金融公司都会规定一周2天,或者半个月取一次,不会经常去取的。但是突发事件经常有,比如客户死亡、涉案等情况,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延误一些工作,所以贷后的员工一般都是随着业务增长而稳定增加的。
即便是采用图书馆的系统来管理档案,只要是人工经手,弄丢是常有的事。除非以后有机器人,我之前看过亚马逊的那个仓库短片,估计应该很贵。
资料迭代一般5年左右汽车金融公司会逐一销毁资料,内审外审、各种监管来了都会抽查,要十分小心。
汽车金融公司很多成本都花在了“防范”上,不仅是防客户,还要防自己人,监守自盗的很多,如自己的上门人员、催收人员,每个环节都会留下痕迹。
贷后保险管理玩法解析
保险管理这个话题很大车贷结清后怎么解除抵押,贷后保险就是催续保。续保有监管部门规定,汽车金融公司必须做,同时也是风控的一种手段。在各种外审、内审时,领导每次都要看是不是续保了,因此做保险管理还是个很苦逼的工作。在没有保险公司协助的情况下,加上电销、4S店卖保险很凶猛,想把一个有特别约定的保单拿回来难度很高。
汽车金融公司都不指望保险能赚钱,就是为了审查和风控才去做这个事。大多数金融公司在续保这事上是亏钱的,首先客户难以掌控,导致没办法拿到续保返点;此外续保需要安排员工去做,员工工资、电话费、各种行政办公费用都要核算成本。
一般体量30多万的汽车金融公司,保险管理需要15人去做,能拿到30%左右的合格保单,就很了不起。现在汽车金融公司做续保管理的做法是,不管你买没买保险,只要我不知道,就认定你没买。
一部分汽车金融公司相对保守,一般不会随便把客户电话给保险公司。一旦汽车金融公司把客户信息给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能会把用户资料洗N遍,说不定客户的再贷款就被他们拿走了。就算有的金融公司或融资租赁公司直接和保险公司合作了,4S店不高兴,就会存在各种合作不愉快。
客户需要最便宜的保险、需要最直接的服务,金融公司需要知道保单的情况和第一时间知道客户出事。因为出现保险公司是各种理赔难,客户不还钱,赔钱赔错了,还有客户撞坏车3个月了汽车金融公司才知道等等情况,每年汽车金融公司在保险这一块损失个几百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厂商金融做贷后管理的时候,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现在到了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发现在汽车金融保险这一点上,互联网保险真的是一个方向,当然可能损害了很多线下的利益。如何做到不动线下的蛋糕,还可以做好这个风险管理,易鑫车险应该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客服管理
客服是个通用岗位,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客服都是外包的。日产金融当年是从外包收来自己做的,估计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其实也节约不了什么,因为系统和人头都很贵。我知道中国好的客服,类似中国移动、招行卡中心,系统都是可以实现很多功能,投入成本也是过亿的。
客服对于客户是服务,其实就是汽车金融公司各种问题的集散地。如我扣款失败了、我被拖车了、我忘还款了、怎么提前还款等问题,对于汽车金融公司而言,这些都是C端用户需求。
在日产金融车贷结清后怎么解除抵押,客户投诉是不能设任何障碍,可以直接到副总级别。我见过厉害的客服,平均一天接110通电话,一个电话平均1分钟。体量30多万的公司,要20多人接,因为客户打不进来会一直打。
作为客户,找不到解决途径,就是体验不好,有些客户会去店里闹事,有些有办法的就是各种投诉。我有时候觉得贷款客户挺苦逼的,特别是银行的客户,开始都感觉服务很好,等代款办成出现了问题,找银行客服解决可难了。
一个好客服不是为了方便公司去管理客户车贷结清后怎么解除抵押,而是为了客户方便反应问题。但实际上,大多数银行的客服真的就是“为了让你打不进来”而存在的。
贷后账目管理
贷后账目这一块,每个公司只要合规流程做好,一般没大问题。
毕竟中国还没习惯用支票,美国人喜欢开支票还款的,每天收到一堆支票也是很麻烦的。
汽车金融贷后会存在什么风险呢?
1.车辆监控依赖GPS,然而GPS的方案并不完全可靠,太多的技术手段都可以突破GPS的控制;
2.合理的GPS监控策略左右着应急响应效率,而大多公司依赖于GPS平台提供的基础策略,不具备主观逻辑设定的条件;
3.对于借款人的贷后监管缺乏有效控制;
4.贷后二押情况泛滥,收车困局存在;
5.缺乏有效的法律诉讼手段,很多情况下融资租赁业务被定性为合同纠纷,以致资产处置困难。
那么贷后到逾期这段时间,要怎么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呢?
很多车贷公司并不重视贷后风控,随便安装GPS定位器,出现问题就拖车,实则这种情况却完全达不到风控效果的,很多时候,还款逾期后,再去找车,GPS离线或者已被拆除,或者车辆质押给了二押公司,无法拖回。下面整理出目前比较流行的贷后管理方法:
1、定期回访
无论是线下走访,又或是线上回访,总之,与客户在贷后保持一定频率或一定周期的联系,即可了解客户当前情况,也可提升客户的贷后体验。
2、客户行为侦测
定期通过第三方数据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了解客户一定周期内的行为与需求,一旦出现多头授信风险或异常状态变更时(包括联系方式变更等),可第一时间做出响应。
3、车辆轨迹侦测
刚刚有提到GPS在实际业务中的无力感,但如果可以做好风险侦测的监控逻辑,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的,这类逻辑中,最常用的就是电子围栏侦测与异常用车行为侦测等手段。
4、车辆状态侦测
这类手段,主要应用与关注客户车辆状态的异常变更,例如强制过户/解押,车管所二抵,被查封,报废等情况,资产及时启动应急。
以上四种方式,只是相对流行的一些操作,实际工作中,相对于人与车的监管,除了依靠系统与数据的支撑,更为重要的还是各机构工作人员的尽职态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