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汽车档位示意图及操作方法,以及手动挡档杆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汽车目录一览:
手动档汽车档位图
手动挡汽车档位图如下:
档位介绍:
1、一档。
起步档,车启动的档。与倒档齿比,性能基本相同,故不宜持续高速运行。一般车动产生惯性后即可换入二档。
2、二档。
通过档,主要用于通过复杂路面和处理复杂情况,比如通过无特殊障碍的锐角(直角)弯路,人流密集繁华路段,坡度较大的路段,坑洼路段。
3、三档。
过渡档,主要用于城市道路中的低速行驶,看情况,加速可以方便的过渡到四档,减速可以方便的减至二档。
4、四档。
行车档,主要用于较长时间的高速行驶,经济行驶,多数车辆的最经济车速都会出现在四档的低速段。
5、五档。
高速档,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长途行驶。
扩展资料
第一档用于启动二档相当于5 - 20公里/小时三档相当于20 - 40公里/小时四档相当于40 - 60公里/小时5档相当于60 - 100公里/小时,即最高速度。
手动挡汽车档位与速度匹配如下:
1挡:正常起步或者爬很陡的坡时使用。使用该档位,车速一般在10公里每小时。
2挡:起步后加速的过度挡,或者低速前进或者爬陡坡时使用,车速一般在20公里每小时。
3挡:一般车速在20公里至40公里时使用,在市区行驶常使用该档位。
4挡:时速40-60km/h时,都可以使用该档位。
5挡:60公里以上时速就可以使用该挡,车辆高速运行时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动挡
汽车档位示意图及操作方法
汽车档位示意图及操作方法如下:
自动车档位示意图及操作方法如下:
P——停车档(Parking),汽车停止后,挂上P档车辆就是制动防止移动。目前有些车型会独立出P档,称为电子制动,原理是一样的。
R——倒车档(Reverse),车辆停止时才能挂入该档位。有锁止按钮的车型还需要按下按钮才能切换。
N——空档(Neutral),暂时停车挂入该档位,例如等红绿灯时,同时应拉起手刹。下坡时禁用该档位。
S——运动档(Sport),D档与S档的区别只是电脑切换不同的换档程序,所以S档可以随时切换,并不存在损坏变速器等不良影响。适合超车使用,不适合高速使用。
D——前进档(Drive),最常用的档位,需要升降档位时通过油门控制就可以完成了。而D1(或L档)、D2、D3则相当于手动档的1和2、3和4、5和6档。
L——低速档(Low),车辆下坡时,挂入低速档减少刹车制动;车辆上坡时,挂入低速档爬坡会更有力。
M——手动模式,手自一体车型所特有的,可以享受到手动换档的乐趣。“+”号表示升档,而“-”号表示降档。
锁止按钮——进入P档、R档,从P档离开时,均需按下此按钮。具体就是进入有可能对变速箱造成反向冲击的档位则会锁止,换档时需按下锁止按钮解锁。
手动挡位示意图及操作方法如下:
1档:这个档位通常在爬坡或起步时使用。
2档:起步后加速的过度档,在低速前进或爬缓坡时也可使用。
3档:适合城市使用的速度档。
4档:车速在40-60km/h时可使用此档。
5档:车辆高速行驶时使用。
n挡:空挡,停车怠速时使用。比如等红绿灯的时候,换到n档,拉手刹。
r挡:倒车挡,车辆停下来的时候,放在这个挡位倒车,比如倒车入库,侧停车。
手动挡汽车档位图解
手动挡汽车档位图解:
一般手动档的车都是5个前进档,一个倒档,空挡在中间。
一、1档起步;
二、2档在20-40公里使用;
三、3档在40-60公里使用;
四、4档在60-75公里使用;
五、5档在75公里以上使用;
六、倒档是来后退的。
扩展资料
手动挡是手动变速器(MT),也称手动挡,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装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手动挡增挡:
空挡→1挡:右手把挡把往内侧推,然后往上推入1挡。
1挡→2挡:握住挡把,将其向下拉入2挡
2挡→3挡:用手将挡把向上推入3挡。
3挡→4挡:用掌心轻扣住挡把,手指分开抓住挡把,向下拉入4挡后,手掌仍然包着挡把。
4挡→5挡:反手向外推挡把,之后向上推入5挡。
手动挡减挡:
5挡→4挡:在5挡向下拉挡把,切入4挡。
4挡→3挡:握住挡把,向上推入3挡。
3挡→2挡:向下推入2挡。
2挡→1挡:向上推入1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手动挡
汽车各个档位怎么使用
自动挡车档位介绍
一般的自动档汽车上的档位分别为:P(驻车挡)、R(倒车挡)、N(空挡)、D(前进挡)、D1;2;3;M+;-;(限制档)、L(低速档)S(运动模式)。
P挡;驻车挡使用方法
当车辆想长时间停车,特别是在坡道上停车,需要换成P挡,此时车轮处于机械抱死状态,能保证车辆在静止状态下无法移动。要注意的是,应该在车辆挂空挡,拉上手刹熄火之后,再挂入P挡,然后拔下钥匙。如果挂入P挡后,再拉手刹熄火对变速齿轮有损害。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千万不可推入P档,否则会对车辆造成极大损伤。
R挡;倒车挡使用方法
在换成倒车挡时,有的车辆需要按下变速档上面的保险按钮装置才可将变速杆挂到R挡上。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汽车移动时不能换入R档,必须要在车辆完全停止时才可以挂倒挡。
N挡;空挡使用方法
N挡可在车辆刚起动或拖车时使用,还可以在等待信号或堵车、短暂停车时使用,在挂入N挡的同时要拉紧手刹,在坡道短暂停车时为防止溜车还要踩着制动。但在下坡时禁止使用N挡空挡滑行,不但不省油,还会损坏变速箱,自动挡的.空挡与手动挡的差别很大。
D挡;前进挡使用方法
准备起步行驶时,踩下刹车后,要将挡杆挂入D挡位,然后松手刹,松刹车踩油门走起,根据自己的车速需求继续加油门就行了,这时汽车会根据车速自动在在1~4挡之间自换挡。正常平路行驶时就不用驾驶人再去换其它档位了。
在下长坡时,由于自动档车D档不具备发动机刹车制动的功能,不要一直挂D挡,否则车速会越来越快,带来安全隐患,而频繁的踩刹车会导致刹车片过热而过度磨损。
L挡;低速档换挡方法
这个挡位是不少朋友会忽视的挡位之一,在冰雪路面或遇到堵车时,由于车辆行驶缓慢,如果挂D挡容易让档位忽高忽低,增加油耗。这时换成L挡,能保证车辆档位始终在1挡或2挡之间,避免增加油耗和车辆磨损。同时也比较适用于上下坡!
S挡;运动模式
这个挡位不少朋友在买车之后,开了好几年都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S挡运动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变速箱可以自由换挡,但是换挡时机会延迟,使发动机在高转速上保持较长时间,即时输出大扭力,使车辆动力加大,使用其他的挡位就会稍差一些。
虽然说汽车有S挡位,但还是不建议广大车主朋友们常用这个挡位,因为使用S挡,油耗会增加。因为高转速下喷油量大,这样一来,汽车的油耗必定会增大,虽然说可以瞬间提速,但是,一般这种挡位多是在超车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挡位其实就是延时升挡而不改变其他工作环节。
D1、2、3;M、+、-;限制档什么情况下使用?
限制档一般使用在上下坡时,例如;当挂入3或2挡时,会限制最高挡位不超过3或2挡,因此当遇到比较长的下长坡时,可根据坡度和车速将挡位切换到3或2挡,这样就可以起到通过挡位控制车速的目的。
在上很大的斜坡时,或者在比较倾斜的坡道上启动时,换成3或2挡能获得更大的输出动力,又或者是坡实在是太陡峭用1挡进行爬坡,下坡时利用发动机制动力进行制动,它比直接挂D挡动力要强很多。尽量避免在下坡时,因频繁的踩刹车导致刹车片过热而过度磨损,发生事故。
M挡为手动模式,上面的+、-号其实功能也差不多,+即加挡、-即减挡,同样用于上下坡比较居多!车辆在行进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切换到手动模式,并不需要停车切换。
小车自动挡的档位及操作方法是什么
【太平洋汽车网】小车自动挡的档位及操作方法:1、P档是停车档、驻车档,是汽车车辆长时间停放时所挂的档位。自动挡车型需要先拉起手刹,然后挂入P档。2、R档又叫倒车档,是车辆在需要倒退时挂入的档位。3、操作时需要踩住刹车,按下换挡杆上的换挡锁,才可将换挡杆移至R挡。
P档是停车档、驻车档,是汽车车辆长时间停放时所挂的档位。自动挡车型需要先拉起手刹,然后挂入P档。
R档又叫倒车档,是车辆在需要倒退时挂入的档位。操作时需要踩住刹车,按下换挡杆上的换挡锁,才可将换挡杆移至R挡。
N档就是空档,汽车短时间停放且在不熄火的状态下挂入的档位,等红灯、堵车、拖车时挂入N档。
D档也称前进档、驱动档,适用于汽车在一般道路上行驶。
数字(32
1)档:3档在超车时使用;2档用于湿滑路况的起步或慢速前进时限制档位;1档用于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输出时使用。
自动挡换挡的错误操作
1、停入车位时,车子未完全停止便换入R挡。
车子未完全停止时由D档换入R档,产生瞬间“逆回转压力”推向倒档离合器片,经年累月后就会造成离合器片过度磨损。
2、冬天冷车启动后,不暖车立即上路且猛加速。
冷车发动机启动后若不暖车,各部分机构会加速其磨损而形成内伤。自动变速器内的变速器油也需要暖车后油温上升至正常温度,才能使各组件正常运转而不磨损机件。
3、上下长陡坡时,一直挂D挡。
在上长陡坡道时,如果挂在D档,会觉得变速器忙着换档,一会升,一会降,这时很伤变速器。应该刹车靠边停下,挂1,2或3档然后启动。
4、减速中或下坡时,换入N档,以滑行来省油。
下坡时换入N挡以省油,自动变速器真会因润滑压力不足而烧坏,或因失去动力控制而造成惨祸。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手动汽车档位示意图及操作方法
一档起步,车子走顺后,大概就10m这样子吧,转速无所谓,反正一档最好不要超过2500转就行了,因为一档扭力很大,一档高转速对车子负荷挺大的,一档车子走顺了2000转内就换二档。二档2500转-2800转之间换三档,三档2800转换四档,四档2800转换五档。
关于汽车档位示意图及操作方法和手动挡档杆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