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罚
作为一名驾驶员,在路上行驶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如果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我们必须及时停车并处理好相关手续。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人会出于自私或者其他原因选择逃逸。那么,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该如何处罚呢?
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任何人在道路上行驶车辆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立即停车,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急救,并报警或者报告交通管理部门。如果造成了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严重后果的,还应当等待有关部门处理完毕后方可离开现场。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对于“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也做了明确规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属于犯罪,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事处罚。
处罚措施
一旦被查实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将面临以下处罚措施:
- 行政处罚
- 刑事责任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严重后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的,将被视为属于“未停车报警”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对此类违法行为将会被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记2分扣除驾驶证分值。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严重后果,但肇事司机选择逃逸并未及时报案的,属于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行凶、放火、投毒等危害社会安全活动之一造成人员死亡、致残、重伤或者财产损失达到一定数额,情节严重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结
驾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不负责任、不道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驾车时务必要保持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则应当及时停车处理,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处理相关手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标签: